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团队近期在国际知名杂志《Oncotarget》(IF=5.008)上发表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(CTC)检测的相关研究论文(标题见下图)。该研究为熊斌教授团队与芝友医疗研发部合作研究成果。
该研究共入组72例Ⅰ-Ⅳ期结直肠癌患者,使用CTCBIOPSY平台对这些患者进行CTC检测。 研究发现这72例患者中CTC检测阳性率为52.8%(38/72),CTM(循环肿瘤微栓)检测阳性率为18.1%(13/72)。CTC检测阳性率与淋巴或静脉浸润、肿瘤浸润深度、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等均显著相关(P<0.01),研究结果提示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检出CTC预示着较差的预后。
(该表引用自文献:Xiong, et al. Oncotarget. 2017,10;8(2):3029-3041.)
该研究还发现,CTC检测阳性的患者,其平均淋巴细胞数量要远低于未检出CTC的患者(1.09 x 109/L V.S. 1.85 x 109/L, P < 0.001),中性粒细胞/淋巴细胞比值(NLR)在CTC阳性和阴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(6.34 V.S. 3.98, P<0.024)。该结果提示CTC的数量与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呈现负相关,即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越好,CTC越难在外周血循环系统中生存。近年来已有多篇文献报道NLR可以作为癌症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,本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将结直肠癌患者的CTC检出与NLR联系在了一起,展示了免疫细胞与CTC的动态关联和免疫系统对阻止癌症远端转移的重要性,也揭示了CTC检测对于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价值!
(该表引用自文献:Xiong, et al. Oncotarget. 2017,10;8(2):3029-3041.)
该论文通讯作者熊斌教授这样评论:
CTC能够伴随血液循环播散,粘附血管内皮细胞进而侵犯不同的组织器官,检测CTC能够让我们更为深入了解转移的进程。同时CTC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实时“液态活检”,更为便捷的监视肿瘤生物学行为,也可以更早的发现潜在的肿瘤转移。因此,检测CT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,不但可以实现早期诊断、疗效监测,甚至通过分析CTC的分子生物学表型,实现个体化治疗。
本研究所采用的CTC捕获分析系统,是基于滤膜原理进行CTC捕获,加之后续自动化的瑞氏染色和阅片,形成从捕获分离至鉴定的一站式分析系统-- ISETos(One-Stop 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s,ISET)即CTCBIOPSY系统,ISETos利用CTC及CTM与白细胞在细胞平均大小上的差异,通过分布有大量8μm小孔的纳米分离薄膜,取得了较高的捕获效率。同时,由于纳米级薄膜的应用,使得原位观察分析成为可能。但是由于ISETos仍然是基于大小尺寸的捕获方式,对于发生上皮间质化(Epithelial-Mesenchymal Transition,EMT)的CTC捕获仍存在争议,因此可否需要对于滤膜进行进一步加工,实现ISET联合抗体的双重分离系统进一步升级,从而实现针对CTC的全面捕获和分析。同时,针对CTC的分子表型,ISETos需完善相关下游的深度测序等分子生物学分析,以利于临床针对不同亚型的CTC提出不同的治疗策略及监测肿瘤治疗的疗效。
但是总的来说, ISETos对于CTC捕获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,能够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CTC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,依靠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平台,深入研究CTC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、复发转移中的作用,对认识和预防肿瘤进展,发现新的治疗靶点,实现精准治疗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附熊斌教授研究团队介绍:
熊斌,医学博士,教授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外科主任,肿瘤教研室主任。熊斌教授团队多年来聚焦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研究,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对肠癌、胃癌、肝癌等患者进行CTC的捕获及随访,从液体活检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;同时也一直从事CTC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研究,在该领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。相关研究工作结果已经发表在《Advanced Materials》、《Theranostics》、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》、《Oncotarget》、《Free Radic Biol Med》等杂志,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。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的机制理解、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。